01 智慧家居——物联网的必争之地一个市场的火爆,离不开它的玩家群体和市场规模。
按照这个角度来看,智慧家居无疑是当下最火爆的市场之一。
如果以玩家属性分类,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已经形成新的战事格局:以格力、海尔、美的为代表的传统电商阵营;以萤石、华为、小米为代表的智能硬件厂商阵营;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阵营以及欧瑞博、云起在内定制类智能家居厂商。
有人可能会问,这条价值1820亿的赛道上,这么多企业神仙打架,不累吗?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富豪遇见个小孩,给了他两个方案,一种是每个月给一万块,但成长空间很低。另一种方案是,第一天给100,第二天给200,依次递加。企业也不傻,在第二种方案里,甚至不需要一个月,仅需要14天便可以超过第一种方案。
而相比传统电器市场,智能家居市场就是这么个极具市场潜力的市场。
从规模上看,仅有1820亿(2020年)的市场规模尚属于朝阳时期。可其潜力却是不可限量。
根据GMSA《2020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突破两亿大关,到2024年将增长至5.3亿台,年复合增长率为25.36%。而全球智能家居市场也预计将在2023年突破1570亿美元。
此外相较美国较为成熟的智能家居体系,我国的智能家居渗透率仅为4.9%(美国32%)。而我国作为物联网发展最快、应用最成熟的国家之一,如此低的市场渗透率也就意味着,未来几年市场上对于智慧家居的需求将快速上涨。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购买是有习惯的,智慧家居系统又是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如果不在早期的市场中培养消费者的购买习惯,那么这个市场将很难再有如此好的准入时机。
而且不要忘了,在中国买房本就是人的刚需,而智能家居作为未来家居系统的主流配置,是必然要进行大规模商用的。
潜力巨大的市场+消费者培养+装修刚需,这样的机遇在10年前还发生过一次,那就是智能手机全面替代传统手机之时。
试问谁不想成为下一个小米华为?谁又不想通过智慧家居成为下一个消费者端的最大受益者?
那么问题来了,切入智慧家居市场靠的是什么?想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智慧家居的构成部分,看看哪一部分才是智慧家居中最为核心,不可或缺的关键节点。掌握了它,自然也就掌握了在市场上的话语权。
02 智慧家居的核心是什么?
自从世界上第1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出现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各种智能家居的方案。
随着时间的推进,今天的智能家居显然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无论是网络接入、防盗报警、仪表检测、还是智能控温、电器开关等都被纳入了智能家居的管理范畴。
种类繁多,切入点就变得很难找
可以说,当代的智能家居,基本做到了由智能控制终端或声控下的全自动电器控制。
可在其中,有一项服务是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的,那就是基础的设备组网。没有网络连接,没有信号传输,一切的智能家居系统构建都是空谈。
而这也就是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
然而每幢住宅的户型都各不相同,墙壁的厚度、户型的宽窄、是否有障碍物等都会影响到信号的接受。通常而言,家用路由器信号的覆盖范围有限,想要适应复杂的房屋结构就必须要求厂商提供极高强度的组网解决方案。
因此整个组网的设计能力已经成为了各大智能家居厂商竞争的重点。
而目前对于智能家居的组网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
1. 集中布线技术
多用于智能楼宇搭建,或智能小区、私人豪宅等大规模电器控制的场合使用。这类技术是以独立、有线的方式进行信号的收发,所以信号最稳定。但复杂程度也是呈倍数上涨,且还要设计师依照户型进行独立设计,造假较高、工期较长,只适用于少部分新装修的用户。
2.无线射频技术
无线射频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以无线射频的方式进行控制信号的传输,这种无需布线、安装、调试较为简便的优势已经让其成为中小型智能家居系统的首选。
从市场层面来看,集中布线技术基本上已经被高端定制厂商如西门子、施耐德、博柯等厂商垄断,比如北京大兴机场的智慧照明管控就是西门子全权负责。
而到了B端、甚至C端市场上,无线射频技术则逐渐成为了市场的主流。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能够掌握这一领域的无线组网技术,谁就掌握了竞争的话语权。
03 组网端激烈竞争,各方势力轮流登场
由于组网技术在智慧家居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以来都是智慧家居系统的中央战场。包括萤石、绿米(小米)、欧瑞博、云起、控客在内的多家厂商都在激烈角逐。
在传统意义上的组网过程中,想要用无线Wifi来达成全家无死角的信号覆盖,实际上很难。尤其是现在很多智能家居采用的是5G的信号源,在穿墙性和设备支持性方面都比2.4G要差,所以经常会产生信号丢失的状况。
较短的波长阻碍了信号的传播
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在厕所这种狭小空间内,想要使用控制器来设置空调定时,很可能就会信号丢失。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半夜开窗、早晨窗帘上升等种种乌龙,严重影响使用者的体验。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