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中国建筑平台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 » 正文

    《手绘紫禁城》一本书深度剖析紫禁城建筑里的手绘艺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08 11:42:38    来源:沸腾的泡沫红茶    浏览次数:135    评论:0
    导读

    初次看到《手绘紫禁城 : 遗失在日本的北京皇城建筑艺术》这本书的副标题,我心里就跳出来以下几个疑问:为什么北京的皇城建筑艺术会遗失在日本?为什么一本反映中国文化的书会是出自日本人之手?当我翻开这本书,看到绪言中的年份,瞬间明白了这本书的由来,心理很不是滋味。原来,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次年,在马关条

           初次看到《手绘紫禁城 : 遗失在日本的北京皇城建筑艺术》这本书的副标题,我心里就跳出来以下几个疑问:

     

     

    为什么北京的皇城建筑艺术会遗失在日本?

     

     

    为什么一本反映中国文化的书会是出自日本人之手?

     

     

    当我翻开这本书,看到“绪言”中的年份,瞬间明白了这本书的由来,心理很不是滋味。

     

     

    原来,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次年,在马关条约签订的前夕,日本人发布了一项“调查北京皇城建筑装饰”的命令,于是作者花了十二天的时间从东京到了北京,他带领一行人进入紫禁城对中路的殿、门等建筑结构和纹饰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记录,并将他的调查记录整理成文,配上了上百幅写实风格的手绘图片,于是便有了《手绘紫禁城》这本书的原型。

     

     

    抛开历史的耻辱,单纯看书中记录的手绘紫禁城,我感受到了作者治学态度的严谨,也对书中调查记录的紫禁城文装饰纹样和建筑结构的细致程度感到叹服。

     

     

    在作者眼中紫禁城有很多独具匠心的手绘艺术细节,体现了与众不同的东方特色。让我们循着作者的笔记,一起来看看,手绘紫禁城究竟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震撼吧。

     

     

    这是一本接近真实的装饰图集,作者笔下的紫禁城非常好看,百年前的手绘淡彩,现在看来依然很美。这跟紫禁城艺术的特色有关。

     

     

    书中,可以看到作者用大量的图片将紫禁城的局部进行描绘,有些画的特别细致,有些只勾勒大致的轮廓,这些手绘图片都忠实地反映了紫禁城建筑艺术的风格和特色。

     

     

    从书中文字记载不难发现,主要采用两种装饰方法:彩绘和雕刻。无论彩绘或雕刻,都离不开纹样。

     

     

    紫禁城的彩绘中,比较运用经典的三原色和三间色来表现纹样,不同纹样用不同颜色的组合来对应。

     

     

    作者在对紫禁城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捕捉到了这些不同纹样的配色规律,并在《手绘紫禁城》一书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解读了这一规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紫禁城配色的原理。

     

     

    根据书中记载,紫禁城建筑装饰有如下几个优点:

     

     

    首先,紫禁城建造时充分考虑了“对称”。

     

     

    无论是皇城里的建筑,还是建筑上的装饰都体现出规规矩矩地对称美。

     

     

    其次,紫禁城建筑中巧妙地填充空间。

     

     

    对空间的巧妙填充,让空旷的紫禁城看起来多了几分庄重的感觉。

     

     

    从上图中,不难看到装饰图案的对称性和花纹的填充感,正是这些花纹给了参观者不一样的感受。

     

     

    第三,简单的对色和装饰的精巧。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紫禁城内的色彩,还会发现色彩的搭配简洁明了,富有规律。

     

     

    三原色和三间色有规律的大面积反复运用,给人一种统一风格,也比较容易体会到一种和谐的感觉。

     

     

    而在穿插枋上应用的几何图形和用在梁上的红底白云图案,又给读者们加深了规律性的感受,给人以一种有序的美。

     

     

    紫禁城建筑艺术确实很美,但也存在不足,作者在《手绘紫禁城》一书中客观地指出了缺点,比如:

     

     

    故宫中各建筑装饰纹样及色彩变化极少,所以看起来有些单调。

     

     

    但这对作者的实地调研来说又是个优点,变化少,才能有较为充分的时间将看到的细节描绘下来,因此,作者能一次性完成调研,不留遗憾。

     

     

    而居住型宫殿多滥用雕刻,设计繁复,在现在看来也是一种不足。

     

     

    北京故宫建筑艺术为何遗失在日本?

     

     

    故宫建筑究竟有何特色?

     

     

    从哪些角度去欣赏故宫?

     

     

    读这本《手绘紫禁城》,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故宫。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jzwpt.cn/news/show.php?itemid=685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z18982222537@126.com。
    0相关评论
     

    (c)2024-2025 中国建筑平台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邛崃建筑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3035003号-2